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97久久精品无码人妻0000|超碰在线97免费中文字幕|日韩人妻无码一区

  • <ul id="wsaca"><source id="wsaca"></source></ul>
  • <strike id="wsaca"></strike>
  • 咨詢電話:0564-3271788
    LOGO
    中小學教師
    2016年安徽教師公開招聘理論綜合知識預測卷二
    時間:2016-02-21 16:15     作者:立知教育     點擊:3195次
    分享到: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目的括號內(nèi))
    1.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與新教師相比,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
    B.專家型教師有完善的維持注意的方法
    C.專家型教師往往比較注意課堂的細節(jié)
    D.專家型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策略
    2.據(jù)記載,我國最早的小學出現(xiàn)于( ?。?br /> A.秦代
    B.殷周時期
    C.清代
    D.民國
    3.把道德發(fā)展分為三級水平六個階段的是( ?。?。
    A.皮亞杰
    B.華生
    C.布魯納
    D.柯爾伯格
    4.兩種任務在學習過程,學習材料、學習目標等方面具有共同成分越多,遷移效果越明顯。這表明何種因素起主要作用?(  )
    A.相似性
    B.概括經(jīng)驗
    C.學習策略
    D.心向
    5.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由“大地”一詞所想到的事物,是為訓練學生的(  )。
    A.發(fā)散思維
    B.推測與假設
    C.好奇心
    D.獨立性
    6.在學生品德結構中,處于基礎地位的是(  )。
    A.道德認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識
    D.道德行為
    7.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著名教育家是( ?。?br /> A.夸美紐斯
    B.斯賓塞
    C.赫爾巴特
    D.埃拉斯莫斯
    8.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講解
    B.觀察
    C.示范
    D.練習
    9.“四書五經(jīng)”是我國(  )的教育內(nèi)容。
    A.現(xiàn)代社會
    B.奴隸社會
    C.原始社會
    D.封建社會
    10.個體接受、處理信息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理解、記憶和思維方式叫做( ?。?br /> A.功能固著
    B.定勢
    C.習慣
    D.認知風格
    11.一般在教學開始之前,用來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所做的評價是( ?。?。
    A.配置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正式評價
    D.非正式評價
    12.兒童在知道“菠菜”、“蘿卜”和“洋蔥”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概念,這種學習是( ?。?br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歸屬學習
    13.按照智力測驗的標準,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至少達到多少的兒童?( ?。?br /> A.135 
    B.140
    C.150
    D.160
    14.學生在學習體操過程中,各種動作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較差,常有多余動作,這是什么性質的問題?( ?。?br /> A.動作幅度
    B.動作結構
    C.動作力量
    D.動作速度
    15.“師者,人之模范也”,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的特點。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chuàng)造性
    D.長期性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小學教育的目的具有__________ 、激勵作用和__________ 。
    2.學習遷移的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__________ 。
    3.節(jié)假日補課是國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種__________ 行為。
    4.如果一個學生無論什么事情都出現(xiàn)“你要我遵守,你也要遵守;你讓我做好,你也得做好”,則該學生道德發(fā)展處于__________ 。
    5.個體通過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在心理學上稱之為__________ 。
    6.《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規(guī)定,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中學不超過__________ 小時,小學不超過6小時。
    7.按照我國心理學家關于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分類,11、12歲到14、15歲這一期間屬于__________ 。
    8.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__________ 。
    9.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的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稱為__________ 。
    10.引起、維持和指引個體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或內(nèi)部動力稱為__________ 。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創(chuàng)造性
    2.終身教育
    3.個體身心發(fā)展
    4.意義學習
    5.意志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簡述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2.簡述國外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3.小學階段課程的性質是什么?
    4.教師應具備哪些特殊能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共15分) 
    1.試述小學生認識能力的發(fā)展特點與教育。(7分) 
    2.有人認為“啟發(fā)式就是問答式”,也有人認為“啟發(fā)性的關鍵就在于教師主動性的發(fā)揮”,而更多的人則是感到困惑:“在教學中為什么總是啟而不發(fā)?”那么,你認為啟發(fā)性的關鍵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學中又應該如何貫徹啟發(fā)性的原則?(8分) 
    六、案例分析題(共14分) 
    我要讓你的馬奔出班級! 
    某 校有一學生喜歡捏泥馬,到了近乎迷戀的地步。有一次,在數(shù)學自習課上他捏出了一匹正在“奔跑”的泥馬,使班主任大為惱怒。接著,班主任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高 壓措施,讓他停止捏泥馬,班主任的這種舉動使其強烈反感,上班主任的課時他干脆跑掉。最后,是校長的一番講話使這位老師改變了對該生的看法。他決定第二天 去這位學生家進行家訪。他一進這個家,就大吃一驚。屋子的窗臺上,桌子上,箱子上,到處是神態(tài)各異、大小不同、五彩斑斕的泥馬,那樣生動、那樣逼真,他真 沒想到一個十四歲的中學生在泥塑方面竟達到了這樣的水平!他激動地握著學生的手,連連地說:“請原諒我,對你的才華我發(fā)現(xiàn)得太晚了。”后來他問:“你將來 打算干什么”?“我打算初中畢業(yè)后,考職業(yè)高中,學工藝美術,將來捏一輩子馬!”“好,好啊!有志氣!”說著,老師站起來,“你準備一下,開學以后,我為 你專門舉辦一次馬展,我要讓你的馬奔出班級!”該學生一聽,笑了,笑出滿眼晶瑩的淚花…… 
    分析上述案例,試述教育理念的意義。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此題比較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區(qū)別,新教師較專家型教師更注意課堂細節(jié)。故選C。
    2.B【解析】我國最早的小學產(chǎn)生于殷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學,這是我國最早的小學。故選B。
    3.D 【解析】柯爾伯格編制了九則道德價值上互有沖突、難辨是非的道德兩難故事,讓被試者聽后對主人公的行為作出是非、善惡的判斷,并說明理由。然后根據(jù)大量被 試者的陳述,將其道德發(fā)展分為三種水平六個階段,根據(jù)學生回答判斷屬于哪個階段,以確定其道德成熟度??聽柌駥⑦@個方法稱為“道德判斷晤談法”。故選 D。
    4.A【解析】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兩任務中含有的共同成分決定的,較多的共同成分將產(chǎn)生較大的相似性,并導致遷移的產(chǎn)生。這表明相似性是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故選A。
    5.A【解析】發(fā)散思維是指人們解決問題時,思路向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而求得多種答案。故選A。
    6.A【解析】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以道德認知為基礎,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為激勵,發(fā)展到道德行為的整體運動過程。故選A。
    7.D【解析】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學家埃拉斯莫斯。故選D。
    8.D【解析】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故選D。
    9.D【解析】在中國,封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四書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以及根據(jù)這些經(jīng)典著撰的一些啟蒙讀物。故選D。
    10.D【解析】認知風格就是個體接受、處理信息的不同方式。故選D。
    11.B【解析】診斷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故選B。
    12.A 【解析】上位學習,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當認知結構中已經(jīng)形成某些概括程度很低的觀念,在這些原有觀念的基礎上學習一個概念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 念或命題時,便產(chǎn)生了上位學習。兒童在知道“菠菜”、“蘿卜”和“洋蔥”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概念,這種學習就屬于上位學習。故選A。
    13.B【解析】一般認為,IQ超過1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中不到1%。這里的“天才”即所謂的“智力超常兒童”。故選B。
    14.B【解析】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較差,互相干擾,常有多余動作產(chǎn)生是操作模仿階段動作結構的特點。故選B。
    15.B【解析】教師勞動具有示范性,“師者,人之模范也”體現(xiàn)的是這種示范性。故選B。
    二、填空題
    1.導向作用;評價作用2.官能說3.非法4.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5.知識6.8 7.少年期8.品德9.學習策略10.學習動機
    三、名詞解釋
    1.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能產(chǎn)生獨特、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個性特征或傾向。
    2.終身教育:強調(diào)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的一生;它是對過去將人的一生截然分為學習階段和學習結束后階段觀念的否定。終身教育應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終身化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3.個體身心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fā)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人的身心發(fā)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fā)展,二是心理的發(fā)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fā)展。
    4.意義學習:是指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
    5.意志: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為實現(xiàn)目的而支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
    四、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依法執(zhí)教,嚴謹治教;愛崗敬業(yè),廉潔從教。
    (2)熱愛學生。全面關心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理解和寬容學生;解放和放飛學生。
    (3)具有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善于與同事合作;善于與家長和社會合作。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加強修煉,言行一致。
    2.【參考答案】
    (1)在指導思想上,各種課程理論相互滲透和融合。
    (2)在課程內(nèi)容上,重視課程的現(xiàn)代化和理論化。
    (3)在學科類型上,趨于綜合化和一體化。
    (4)在課程結構上,普通課程和職業(yè)課程相結合。
    (5)加大課程難度,進行“尖子生”的篩選和培養(yǎng)。
    3.【參考答案】
    我國小學階段的課程基本性質,應體現(xiàn)普及性、基礎性、發(fā)展性。
    (1)普及性。小學階段教育是義務教育,是國家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的基礎教育,應提供均等的就學機會,因此,小學課程應保障學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質量要符合國家基本標準。.
    (2)基礎性。小學教育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從事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課程內(nèi)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有限的和具有發(fā)展性的。
    (3)發(fā)展性。小學教育的課程設置要給學生全面、豐富的發(fā)展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應有利于學生自主、多樣、持續(xù)的發(fā)展。
    4.【參考答案】
    (1)教師的表達能力。
    (2)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
    (3)教師的教育機智。
    (4)教師的獨創(chuàng)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
    五、論述題
    1.【參考答案】
    小學生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兒童入學標志著由游戲為主轉為以學習活動為主。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是教育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
    (1)感知能力的發(fā)展與教育。兒童入小學時感知能力達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師組織下進行簡單的觀察。
    (2)注意力的發(fā)展與教育。小學生的注意力在發(fā)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聽講、讀寫、計算等學習活動。但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無意注意占比重較大,注意的情緒色彩很明顯。
    (3)記憶能力的發(fā)展與教育。小學生記憶能力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①由無意記憶為主發(fā)展為以有意注意為主。②由機械記憶為主向增強理解記憶發(fā)展。但從總體來看,小學生的記憶優(yōu)勢還在機械記憶方面。③由對形象事物識記為主,向增強對抽象內(nèi)容識記能力的發(fā)展。
    (4)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與教育。思維能力是認識能力的核心。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突出表現(xiàn)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維品質需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
    (5) 想象能力的發(fā)展與教育。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得到迅速發(fā)展,但小學生的想象多屬于再造性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的成分還不很多,這就需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 不斷豐富其想象內(nèi)容,發(fā)展想象力,更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它對提高認識能力,乃至培養(yǎng)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參考答案】
    (1)啟發(fā)性的關鍵或核心是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2)貫徹啟發(fā)性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②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③讓學生動手,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fā)揚教學民主。
    六、案例分析題
    【參考答案】
    (1)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依 據(jù)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觀,說明該學生在泥塑方面有超強的智力才能,教師應該對該學生的這種特殊才能,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以使他成為這方面的專才。更何況, 泥塑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教師怎能忍心扼殺這種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呢?
    (2)新的教育理念同樣要求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除了培養(yǎng)該學生的這種特 殊能力外,還應該幫助他把其他科目的成績都補上來,畢竟藝術來源于生活,學生還應該具備必需的基本知識和素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是學習的內(nèi)發(fā)力,也是學習 的根本動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興趣與愛好,積極地引導,使他在成為泥塑專才的同時,也得到全面發(fā)展。

    (來源:未知)
    分享到:
    (關鍵詞閱讀2016年,安徽,教師,公開,招聘,理論,綜合,知識,預測,)

    在線
    客服

    在線客服公考服務,我們?nèi)σ愿?/i>

    客服
    熱線

    0564-3271788
    全國客服電話

    關注
    微信

    微信掃描二維碼
    嘿,我來幫您!